一直想寫一篇關於自己怎麼踏出情緒深淵的文章,大意是說自己去年處於一種身心狀態非常低落的狀態,大致症狀就是成天精神不濟、酒精依賴、加遽了一些本來就有的身體毛病,最低潮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更諷刺的是去年是工作成就最多的一年,卻也是最憂鬱的一年。其實早在2013剛回台的時候就去看過心理科,當時的診斷是輕微躁鬱,情緒總是像三溫暖一樣持續交替。
一直以來我就很羨慕情緒神經比較大條的人,從小我就是個想很多、多愁善感的高敏感性格。很容易在乎別人的期望,憂慮很多,出了社會工作之後這些狀態更顯放大。各式各樣的事情我都嘗試過,看醫生、短暫的藥物、運動、靈性追求等- 一開始覺得怎麼都沒用,到最後才發現不是沒用,而是我尋求的某種單一特效藥不存在,而情緒的改善是多面向的、持續維持的,不是單一事件可以快速改變的。
情緒危機存在於各種行業、成就、身份地位,追求卓越的A型人格更是高危險族群。改善情緒需要生活習慣具體的改變、以及找到適合自己可以度過難關的方式。
在我很憂鬱的時候我學到兩件事:一是你在怎麼憂鬱、孤單、覺得自己無法被理解都還是有人可以體諒、傾聽跟接受你的真實樣貌。第二是情緒就像冬天,你不會恐懼冬天,因為那就是一種自然的循環,經過時間、成長好天氣自然會來。給自己一點空間跟時間去正視情緒,排除能夠改善的外在因素、每天多好一點點,有一天默默地就會發現自己好很多了。
在心理的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聲音,有些來自自己,有些來自外在。有時候你會覺得很質疑自己為什麼「想不開」、或是好手好腳、工作穩定各種客觀狀態良好卻一團憂鬱。沒有經歷過這種黑暗的人也很難理解有時候不是「想開」、「正面思考」就好,就如同感冒生病,不是「想開」就好。這個時候真的需要傾聽自己的內心,多瞭解自己的情緒需求,如果需要時間給自己時間、尋求協助都好。情緒問題是非常正常、普遍、且像身體一樣值得好好管理、照顧的。
去年在我真的很低落絕望的時候這些話我也不會相信,但 It gets better, 一切真的會更好;我想高敏感度、負面情緒應該不會有「痊癒」的一天,但至少能夠和平共存,並且認知到這就是人格特質獨特的一部份,幫助自己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體驗生命這件事。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