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自己25-30歲這段時間也蠻困難的,卡在一種不上不下的狀態裡面。經濟狀況也不是特別好、剛開始創業、對未來茫然。覺得自己是個大人該長大了,偏偏能力或資源不足,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學習。看自己、弟妹跟身邊比自己年輕的人,很多人在這段時間第一次體會挫折、低潮。
之前看過一個理論蠻有趣的,就是35歲之前人一定會體驗某種挫折,不管是事業、感情、人生。20幾歲的時候是第一次驚覺自己不是學生了,(尤其是愛唸書的台灣人可能25歲才真正出社會)。
記得陳綺貞30歲的時候接受雜誌訪談,當時她是吉他社的偶像,大家心目中最完美的吉他社學姊的模樣。當時標題就是斗大的「30歲是更好的20歲。」22歲的我無法理解這個理論,但現在30好幾了,終於可以理解。
「三十歲是更好的20歲。」
20幾歲的我充滿夢想,更重要的是,覺得自己所向無敵,即便不知道如何達成,就是覺得可以。這大概就是別人所說的「傻勁」,而這股傻勁的力量特別大。
30歲前夕的時候,我也怕得要死,恐懼的不是實際年齡,而是當十位數改變的時候我的人生卻沒有漂亮的成績可以交代。
20歲的理想絕對可以達成,可是當時的理想到30幾歲才達成。12歲我就有個想拍電影的想法萌芽、25歲我才念電影系。等到33歲,我的第一部劇情電影才問世。34歲了,我才稍微開始覺得我在過我20幾歲心目中人生的樣貌,這種感覺是各方面努力跟幸運的總和,除了客觀條件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30幾歲也開始能夠比較跟自己和平相處,瞭解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怎麼做最適合自己。很多以前沒有答案的事情,隨著人生經歷跟智慧增長,有些能夠回答,而有些我可以跟未知共處,或是持續探索。
這種對年齡的敏感度過了30還是持續存在。大我幾歲的學姊曾經跟我分享一招我很喜歡,就是其實年齡可以微調加減兩三歲。不會有人知道你的實際年齡的,27-33甚至更老有時候視覺年齡其實沒差多少。有些場合想看起來年輕點,或是專業場合想看起來老一點完全ok。而華人又有另外一個優勢,可能是氣質、文化或是基因的因素,看起來普遍比較年輕。我們去峇里島首映電影的時候大家一直誇團隊看起來好年輕,我都不好意思暴露歲數;跟我年齡相仿、貴為影展總監的的新加坡朋友還有在飛機上被問要不要 Finding Dori 著色本的經驗...
事實上這種對年齡跟未來的茫然會持續著,跨過30之後,我學習觀察的對象變成40, 50以及年老、退休之後的生活。跟親戚、長輩聊天,或是擁有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幫助我對於未來有個基本的方向跟藍圖,幫助減緩恐懼以及未知的症狀。
英文裡面有個講法叫做「Be comfortable in your own skin」,更舒適地活在在自己的肌膚之下,也就是更坦然地跟自己想處。30歲之後,去了許多自己想去的地方、認識了很多很棒的人、經歷了許多挫折、情緒低谷,卻也變得更堅強,也更瞭解自己。終於有能力活出自己20幾歲期待自己的樣子,而且還有時間跟體力去補足還不足的部分。也常聽到朋友說更喜歡自己30歲的樣子超過20歲。或許這就是「30歲是更好的20歲」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