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個有趣卻貼切到有點疼痛的英文詞彙:The Duck Syndrome, 鴨子效應。來自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敘述菁英同學表裡不一的假象:
「鴨子看起來在水面上優雅緩慢的滑動,但在水下,它的雙腳卻在瘋狂地擺動著。正如這些精英學校里的學生,表面看起來,他們是如此的出色,可以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平衡實習工作,課外活動和各種社交活動,而且每時每刻他們看起來都是如此的自信和充滿鬥志。」
這個比喻實在太貼切了,多少次生活處於一種挫折或鬱悶的狀態,但外表卻完全沒有蹤跡。聊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自己也有點愧疚,畢竟我所在的媒體/影視產業最擅長的就是把無聊平凡的生活經過燈光、攝影修飾得比原來精彩許多。多少次螢幕上的美麗背後都是無與倫比的現實,如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所說,「電影是每秒24個謊。」
這幾天我嘗試進行所謂的「社群網站排毒」。就像吃了太多雜食、垃圾食物之後給自己的腸胃休息一會,這幾天我試著不要時時刻刻掛在臉書上面,保持聯繫,但適度服用。
幾天稍微從臉書休息一下最大的收穫是比較能夠形成自己的生活與思想節奏。從天吶,誰又做了什麼精彩的事情到可以緩下來思考自己目前最需要什麼。我自己算是科技樂觀主義者,像社群網站這樣的發展我覺得是必然且幫助人們更緊密。只是發展幾年來我們還不知道這樣網路時代的相處模式到底會衍生出什麼副作用。
我不是很喜歡給東西武斷地貼上負面標籤,戒社群網站不是因為它很差,是因為它太好了。現在的我對於一些情緒上的掙扎比較開放跟坦承,如果說社群網站會是個持續存在的科技,像是電話一樣,我希望他不是只是製造假象的溝通模式。也許它是一個讓自己更真實與他人互動的方式也說不定,減少像鴨子在水面上悠游的假象。
延伸閱讀:
1. https://goo.gl/iPRvvS
2. https://goo.gl/DshP8m
圖轉自:https://goo.gl/fC8MpD